花蓮縣富里鄉-六十石山
過去以金針乾製品製銷為主的花蓮六十石山,近年來已經逐漸轉型為休閒農業並重的觀光景點。
在金針盛產的季節,有小瑞士之稱的六十石山,觀賞滿山的金針花,是難得一見悠閒感受。
翠綠的山野中,黃澄澄的金針花,讓人覺得格外幽靜,蟲鳴鳥叫也似乎變得更響亮。
暑期是賞金針花的季節,也是到花縣富里鄉的六十石山金針專業園區欣賞山巒層疊、花開滿山的最佳時節。
至於怎麼遊六十石山,建議您不妨從山的最高點玩起,順路造訪山中幾座涼亭,便可盡攬六十石山的萬千風貌。
山中涼亭中有七座以金針花命名,包括忘憂、黃花、鹿蔥、鹿劍、丹棘、療愁及萱草等皆是金針的別名。
最高點的涼亭名曰忘憂亭,該處正好位於所在海岸山脈的最高點,向下望,山下平原即是縱谷。
棋盤式稻田正是孕育「富麗米」的搖籃,四季景觀也隨著稻禾成長而展現出或表翠或金黃的多變景致。
而對面的中央山脈也是視線所及的最高點,富里鄉就位於兩處山脈包圍下的縱谷,其所在位置正是花東縱谷中最狹窄處。
這個特殊地形使得富里鄉的日照時間最短、作物生長速度最慢,這也是富麗米的特色。
在忘憂亭除了欣賞典型的縱谷地形及壯觀的金針花山景,還可看到雲朵從海岸側爬過山脈的有趣現象。
或回望海岸山脈、或俯瞰大片縱谷或六十石山的壯麗金針花山,所見景致各異,但賞景心境同樣愉快。
賞景建議跟著涼亭走,因為每座涼亭眺望的視野截然不同。
從台九線(即花東公路)308.8K進入,循著鄉公所製作的牌樓轉進往六十石山的山路。
順著主要道路向上攀爬,隨著金針花夾道的特殊景道及不斷的讚嘆聲中,不知不覺便登上海拔九百六十公尺高的山頂。
在前往最高點涼亭的步道起點,有一個不起眼的標示牌說明六十石山名字的由來。
原來八七水災那年,許多雲林縣西人遷移至此求發展;剛開始這批移民在山上種稻,在地人問:「收成有多少?」答:「六十石」而得。
後來種植試驗發現,山上種金針最適宜,才變成今天放眼所及皆是金針的盛況。
金針花也叫做「萱草」或「忘憂花」。
古時候男兒即將岀遠門的時候,會在院子裡種植金針花,讓母親欣賞、照顧,以減輕對自己的想念,所以又叫忘憂花。
在花菜類當中,金針花可以說是最漂亮、應用也最廣泛的。它可以鮮食,也可以晒乾後再煮來吃,更可以拿來當觀賞花卉。
每年的五月母親節,代表中國母親花的慈祥之花,更是非它莫屬。
(文字擷取自花蓮六十石山-金針的故鄉)

以下為連續2周的周六所拍攝的照片:
#1
#2
#3
#4
#5
#6
#7
#8
#9
#10
#11
#12
#13
#14
#15
#16
#17
#18
#19
#20
#21
#22
#23
#24
#25
#26
#27
#28
#29
#30
#31
#32
#33
#34
#35
#36
#37
#38
#39
#40
#41
這次去雖然沒碰到傳說中耶穌光,但這種藍天白雲的天氣與地面造成的光影效果,真是感動
這邊也有Flickr相簿可以觀賞=>點我
謝謝賞圖
如果您欣賞完照片,歡迎留下你的感想喔,^^
希望大家大力推一下文章囉
真漂亮!!
回覆刪除推
張張精彩,賞心悅目
回覆刪除幫你推一把囉~
推!!!
回覆刪除謝謝
刪除美呆了
回覆刪除2個周六沒有白跑
是阿,有點累 ^^
刪除棒棒~~~~生哥真的是太猛了!!!!
回覆刪除連續兩周也太拼了XD
你明年繼續加油
刪除推美圖!!
回覆刪除35張很有一種思念的味道 讚
謝謝 ^^
刪除真的好漂亮!!
回覆刪除是阿
刪除真美的地方,有機會也要去走走^^
回覆刪除是阿,有機會要去看看
刪除生哥,超美
回覆刪除個人最愛28,借分享連結...
歡迎分享 ^^
刪除看完真是心曠神怡 so beautiful !
回覆刪除有機會要去看看
刪除雖然人有去看 但自己拍的就是無法記錄下這美麗 你的照片拍的真的很棒 !!!
回覆刪除謝謝
刪除真的很漂亮~
回覆刪除簡直比我親自去一趟看的還漂亮XDD
可以借圖分享嗎???感激不盡
謝謝,歡迎分享
刪除景真美~令人心曠神怡
回覆刪除對阿,有機會要去看看
刪除